饗賓又開新高檔Buffet!解密台灣吃到飽霸主,第三大上市櫃餐飲業者要誕生了?
饗賓又開新高檔Buffet!解密台灣吃到飽霸主,第三大上市櫃餐飲業者要誕生了?
2025.07.25 | 新零售

國內吃到飽霸主饗賓餐旅集團,睽違整整兩年、斥資新台幣1億元再推全新高檔吃到飽Buffet品牌「URBAN PARADISE」。該品牌進駐7月25日新開幕的Dream Plaza百貨,並以417坪樓面、306座客席,成為館內僅次星巴克旗艦店,占地最廣的餐飲品牌。

饗賓集團表示,該店預估年營業額將與價位相仿的「旭集」、「饗饗」相當,一年貢獻集團4億元以上營收,且開幕前首月的所有周末已被預訂一空。

饗賓集團今年展店積極,相較以往一兩年才推一個新品牌,上半年除了開出4家新門市還一口氣推出兩個新品牌。步伐加速,只因為集團醞釀已久的IPO計畫即將到位。

在24日URBAN PARADISE開幕前記者會上,饗賓餐旅集團總經理陳毅航首度正面回應IPO進程:「一切順利的話,我們預計今年底公發、明年農曆年後興櫃,最快後年轉上市!」

延伸閱讀:信義新地標DREAM PLAZA亮點搶先看:星巴克、博客來⋯旗艦店長怎樣?還有深夜餐酒館?

營收破百億、全台逾百店!饗賓IPO啟動在即,劍指國內第三大餐飲

攤開饗賓集團版圖,截至今年7月底,加上即將在Dream Plaza開出的兩家新門市,饗賓在國內已有12項品牌、91間門市,且預計年底會突破100間,2025全年營收上看近120億元。

這樣的規模,待到日後上市之際,將使饗賓成為國內僅次於王品集團、美食達人(85度C)之後,第三大的上市櫃餐飲業者。

饗賓餐旅集團品牌一覽

細看饗賓營收結構,饗賓品牌策略部副總李仲康指出,占比最大的仍是吃到飽品牌,「光旗下11間饗食天堂、7間旭集,這兩大品牌就貢獻集團逾半營收。」李仲康指出。不過,即便吃到飽占比仍高,但目前集團的策略為「力求均衡發展」。

原因是吃到飽雖然單店業績容易做高,但食材耗損率高,淨利較難超越一般餐飲品牌。因此,饗賓近年仍積極耕耘一般餐飲品牌,像是川菜品牌「開飯川食堂」、泰國料理「饗泰多」,目前分別以32間、17間,成為集團店數前兩大的餐飲品牌。「開飯在獲利好的月份,淨利率甚至能高達15%,遠超饗食天堂等自助餐品牌。」李仲康說道。

旭集
李仲康指出,目前集團品牌依營收排行為,饗食天堂30億元,其次就是旭集約28億元業績,而在店數方面則以平價餐飲品牌開飯川食堂、饗泰多為主力。
圖/ 旭集 和食集錦

同業拚菜色它拚美學,把吃到飽變成沉浸式展演

不過國內吃到飽競爭愈趨激烈,除了有漢來、欣葉等餐飲集團以Buffet品牌搶攻市場,還有港點(添好運)、火鍋以及燒烤(王品集團),甚至生吐司業者(嵜本)也都吹起吃到飽風潮。

「如今國內有這波吃到飽的風潮,可說就是饗賓帶起的。」天帷管顧創辦人林剛羽指出,比起許多做吃到飽的同業,還停留在主打食材CP值、料理種類的豐富度,「饗賓把吃到飽玩出無人能及的主題設計感、策展美感甚至是會員經濟。」

饗賓.jpg
「URBAN PARADISE」在空間設計上也揉合台北都市地景與街道地圖等消費者熟悉元素。
圖/ 饗賓提供

饗賓集團會員有多鐵?不僅旗下300萬會員合計消費占集團近7成營收,其中光是不到1%數量的黑卡會員,每年就貢獻超過10億元,等於每人每年在集團旗下消費超過3萬元。

而在設計方面,以這次開幕的URBAN PARADISE為例,若只看菜色,囊括日式海鮮、美墨料理、西式排餐及台式小吃等220道料理,看起來與其他主打異國百饌的Buffet無異。

饗賓URBAN PARADISE.jpg
在「URBAN PARADISE」的9大展區中,「Oasis」調酒吧,為此次品牌精神重點,匯聚調酒、精釀與創意飲品體驗。
圖/ 劉燿瑜攝影

但細看空間設計,從店內規劃的九大展區來看,「因為此次以都會饗樂・微醺時光為主軸,每一區都代表著台北城東到城西的一個聚落。」陳毅航舉例,像是有代表西門町的台式小吃專區「快意町」、象徵傳統大稻埕街區的經典炸物專區「脆焠」,以及代表國際時尚商圈信義區的創意調酒吧「Oasis」,都讓消費者在URBAN PARADISE用餐之餘,更能享受環境氛圍所營造的主題式沉浸體驗。

展望未來,陳毅航指出除了IPO進程外,饗賓集團目標要在2028年,做到營收200億元,並在未來十年內瞄準國際版圖,做好出海準備。

林剛羽則提醒,以饗賓目前規模,上市並不難,但是由於以吃到飽品牌為主力,食安問題仍是集團最該重視的隱憂。「高檔Buffet向來食安控管的挑戰就高,未來若要出海到東北亞、歐美市場,饗賓應投入更多資源來控管食安風險。」

延伸閱讀:台灣餐飲業掀併購潮!迷客夏娶雙月、六角收翰林、王座吃養心⋯老闆們最近為何買買買?

全聯併大潤發市占破40%!台灣零售版圖洗牌:momo死守19%防線,酷澎成最大黑馬?

關鍵字: #餐飲業動態
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
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,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
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,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

研究機構IDC指出,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(AI Infrastructure)市場自2019年以來皆呈現兩位數成長,預估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超過2,000億美元,驅動市場快速成長的關鍵是AI伺服器相關投資。看好AI帶來的市場機會,台達早在許多年前就開始布局,因應晶片、企業、雲端服務供應商等不同類型企業客戶提供最佳電源方案。

為什麼台達能搶先布局市場?

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鄭謝雄面帶微笑地解釋:「我們不僅從技術創新、產品組合完整性,以及產品品質等面向切入,更與客戶進行緊密合作,從市場痛點出發,攜手打造符合需求的最佳方案。」

台達電
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 鄭謝雄
圖/ 數位時代

AI基礎設施崛起,電源管理朝向高供電密度、供電穩定度與電源機櫃靠攏

AI的日新月異不僅重塑了運算架構,也加速電源管理變革。首先,有別於傳統伺服器的單一顆電源供應器(PSU)功耗較低,AI伺服器PSU功耗大幅上升至最高12kW,這也讓單一AI伺服器機櫃所需電力來到120kW甚至更高,傳統電源管理系統已經不敷使用,必須在相同體積下輸出更高瓦數,逐步提升供電密度。

其次,AI伺服器與機櫃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供電密度這個議題,如何確保供電穩定也至關緊要,理由在於,傳統CPU的EDPp峰值僅較平均值高出30%,GPU的EDPp峰值則高達65%。由於AI運算會造成劇烈電力波動,連帶影響電網負載能力,因此電源系統必須搭配高功率電容模組(Power Capacitor Shelf),透過內建的超級電容及放電或儲電,穩定電網運作。透過該模組以及備援電力單元(Battery Backup Unit;BBU)穩定電力供應,才能避免AI系統平台損害。

最後,同時也是最重要的,鄭謝雄認為:「隨著AI模型規模持續增長、GPU跟加速器的功耗密度節節攀升,以及7/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需求,AI伺服器與機櫃的總功耗將只增不減,傳統分散式電力架構不敷使用,集中式架構與模組化設計成為主流趨勢,將帶動市場對電源機櫃(Side Power Rack)的需求。」

從全方位解決方案到專業服務團隊,台達致力滿足客戶的多元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

電源機櫃的概念,是將電源系統從AI伺服器機櫃裡獨立出來,作為專門供電用的機櫃。台達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,早在許多年前即開始關注高效能運算(HPC)與AI伺服器等議題,鄭謝雄指出,電源機櫃的概念,是因應算力需求高漲帶動電力不斷往上走,因此才需要將電源系統跟負責算力的AI伺服器分開,單獨將機架式電源、BBU、高功率電容模組、交換器等放置在一起,解決伺服器機櫃空間有限的問題,這也是台達在COMPUTEX 2025展示的800V HVDC電力架構的一個重點,也能優化電網到AI機櫃的電壓轉換效率。

台達電
台達新一代800V高壓直流電源方案
圖/ 數位時代

台達合作夥伴非常多元,從晶片商、企業客戶到雲端服務供應商等,因此除了觀察市場趨勢,也會因應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,對此,鄭謝雄強調:「每一個客戶的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都不相同,台達除了透過模組化的方式提供包含電網到晶片的全方位解決方案,更透過一站式專業顧問與客製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。」

舉例來說,同樣是5.5kW的電源方案,台達會在客戶系統開發過程中深度合作,定義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規格,因此需要一個懂電力電子技術、系統設計與產業知識的專業團隊提供最佳後援,這也是台達長年深耕電源技術能帶來的優勢。

另外,台達除了提供單一產品,也依照客戶不同需求合作,提供一站式電源及散熱解決方案,如此次在COMPUTEX展出的AI貨櫃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,就整合了AI伺服器、1.6T交換機、電力、電池備援系統、液冷系統等,讓客戶在安裝上能節省成本、提升效率,只要幾個星期就能完成資料中心建置,滿足AI運算、邊緣運算跟電信機房等多元場景需求。

持續深入技術創新與自動化生產,敏捷回應瞬變市場需求

為提供客戶最佳產品服務,同時,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提升競爭力,台達每年投入總營收的8%到9%進行研發。以電源管理與散熱這個領域來說,台達為了因應科技突破與客戶需求不斷迭代更新,在研發部份就投入了大量資源,同時也持續改善自動化生產製造流程,確保客戶需要的關鍵產品能準時、穩定量產交貨。

鄭謝雄進一步解釋:「考量全球在地生產趨勢,以及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等議題,我們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,就同時思考如何提高自動化生產能力,目標是每一代產品的自動化比例都要比前一代高,確保在技術創新之際,有可靠的生產後盾可以提升營運韌性與市場競爭力。」

在AI新世代來臨之際,台達不僅持續關注AI應用、語言模型、加速運算與基礎設施變革,同時也針對電源管理與散熱方案扮演關鍵角色。透過長期研發投資、模組化創新產品設計與自動化生產製造等方式,台達提供了客戶節能、高效、穩定的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,滿足客戶從電源到晶片、從伺服器到基礎設施的多元需求,與客戶攜手實現綠色AI的願景。

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,

每日推播重點文章

閱讀會員專屬文章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看更多獨享內容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收藏文章功能,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,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我還不是會員, 註冊去!
追蹤我們
電商終局戰
©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. All Rights Reserved.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,不得轉載。
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